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開幕 推動香港文化傳承
2024年5月12日

由香港文學館、香港作家聯會和中國現代文學館聯合主辦的南來作家足跡遺物展於5月11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隆重開幕,展出超過300件來自二十四位重要南來作家的手稿和物品,其中近200件為原件。

一眾嘉賓為展覽剪綵。
一眾嘉賓為展覽剪綵。

這是香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南來作家主題展覽。開幕式上,香港特區政府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、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林枬、香港立法會議員馬逢國、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王軍、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,以及香港文學館和文學界代表等嘉賓齊聚一堂。

展覽展示了許地山、張愛玲、蕭紅、戴望舒、葉靈鳳、梁羽生、金庸等二十四位南來作家的手稿和物品,他們或在港創作,或參與各類文學活動,此皆促進香港文學的發展。

著名作家張愛玲的照片
著名作家張愛玲的照片

香港文學館館長潘耀明致辭時表示,這次展覽不僅能欣賞到南來作家的手跡遺物,更能藉此感受他們的創作靈感、心路歷程。展覽共展出300多件展品,望能成為文學交流、學習的平台,並將邀請知名作家和學者舉辦講座和讀書會,與學生、讀者面對面交流,分享寫作經驗。

香港文學館長潘耀明
香港文學館長潘耀明

香港特區政府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表示,展覽介紹了20多位重要的南來作家,他們當年在艱難的環境中依然努力創作,其作品影響數代香港人,奠定香港文學發展基石,意義重大。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,香港文學館的成立,將有助香港文學傳承、發展。

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致辭時細數南來作家與《大公報》的淵源。上世紀三、四十年代,一批內地知名作家南來香港,以文字暢言民族精神、抒發家國情懷、縱論古今天下、描摹世態人情,為香港現代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。他認為,這是香港與祖國之間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例證。

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王軍表示,香港文學是「中國文學百花園中一束絢爛璀璨的繁花」,這次展覽的每一份手稿和物品都見證了文學的歷史。他願意全力支持香港文學館發展,促進香港和內地文學交流、融合。

香港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對文學館終於成立非常感慨。他指出,展覽展示了香港文學的多樣、包容,吸引了更多人參與其中,推動了香港文學發展。他希望展覽能夠激發更多香港文學的興趣乃至研究。

香港文學館助理館長、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羅光萍表示,香港文學館的成立歷經多年努力,是特區政府大力支持的結果,現在才得以見證香港文學的燦爛與光芒。她承諾致力推動香港文學的傳承與發展,不負國家所望。

開幕式上還舉行了金庸、梁羽生雕像的揭幕儀式,皆因今年是這兩位新派武俠小說家的百年誕辰,創作者陳建華也親臨現場,分享自己的心路故事。

鋼琴大師劉詩昆(左二)與雕像創作藝術家陳建華(右二)
鋼琴大師劉詩昆(左二)與雕像創作藝術家陳建華(右二)

隨後,文學館舉辦了舉行首場開館講座「續集——張愛玲與香港的未完故事」,接下來還有三場文學講座,為香港文學館的開幕活動加溫。

展覽另設多場文化講座。
展覽另設多場文化講座。

展出超過300件來自二十四位重要南來作家的手稿和物品。
展出超過300件來自二十四位重要南來作家的手稿和物品。